根据国家考核数据
2024年太湖水质全面达到Ⅲ类
这是太湖30年来首次达到良好湖泊水平
湖体水质实现历史性突破
为世界大型浅水湖泊治理树立了新标杆
太湖景色 图片源自新华社
这一数据背后
太湖究竟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饱受污染困扰的太湖
太湖
属于典型的大型浅水湖泊
流域地跨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是长三角的核心区域
也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
太湖的污染负荷日益加大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高
蓝藻水华频发
东部湖区草型生境退化
水生态持续恶化
太湖蓝藻暴发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太湖流域污染事件时有发生
2007年
太湖蓝藻数量突破临界值,大规模暴发
蓝藻水华占到整个太湖湖区的三分之一
导致严重供水危机
使得无锡市近两百万人饮用水受到威胁
太湖生态大治理也由此展开
从危机到重生
太湖治理并非易事
内源污染与外源污染交织
污染成因复杂
各部门多措并举
全面启动了一系列综合治理工作
2008年
国务院批复《太湖流域防洪规划》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
安排了21项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重点水利工程
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
会同两省一市水行政主管部门
全力推进工程建设
截至目前
18项工程已建成并发挥效益
流域洪水蓄泄能力进一步提高
防洪、水资源调配及水环境条件显著改善
引江济太调水效益示意图 图片源自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
此外
通过实施引江济太工程
更是对优化流域水资源配置、
提高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
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效遏制湖体富营养化趋势
显著提高河网水环境质量
与此同时
“挡、引、捞、控”并举的
蓝藻应急防控体系不断健全
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
地面巡查等多种手段
对蓝藻的生长、聚集和暴发情况
进行实时监测
太湖蓝藻水华及湖泛监测预警平台
实施重点河段生态清淤与岸线整治
在开展底泥调查、制定清淤规划的同时
启动建设了太湖综合治理史上
最大的单体清淤项目
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梅梁湖区工程
并投入生态清淤智能平台船
“太湖之星”
大幅提升了清淤效率
太湖之星
2024年
太湖完成生态清淤635万立方米
打捞蓝藻172万吨
蓝藻发生强度持续减轻
上半年未监测到水华
为2007年以来首次
安全度夏期间
太湖蓝藻密度、平均面积和最大面积
均为2007年以来同期最低
太湖治理成效显著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2025年1月1日
从江苏无锡到苏州
时隔近20年的太湖跨市水上游
再次“重启”
历经多年科学治太
如诗如画的湖山美景
又呈现在世人眼前
中国水事综合新华网、太湖水利、无锡日报等整理。
尊敬的用户您好!由于目前平台处于调试阶段,有些功能或内容若有不完备的地方,敬请谅解,并诚邀您提出宝贵意见与建议!意见与建议可在网站最下面用户体验的意见与建议中进行反馈,也可拨打热线电话:010-63707961。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返回首页非紧急情况,请点击发布更详细的需求信息